在2012年來臨之前,我們終于得到了《三國志12》即將發布的消息,這讓無數三國粉絲無比激動。雖然三國題材的游戲已經有泛濫之勢,可是《三國志》系列卻一直以高品質著稱。最新作《三國志12》可說是萬眾矚目。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武將的詳細資料及設定圖。
魏國
曹操
そうそう
字:
孟徳
もうとく155年~220年
許劭から「治世の能臣、亂世の姦雄」と評される。黃巾賊討伐で活躍し、董卓が実権を握ると諸侯に董卓打倒を呼びかけて挙兵。その後、兗州を平定して青州兵を加え、獻帝を許昌に迎えて政権を握る。呂布、袁術らを倒し、官渡の戦いで袁紹を破って河北を支配。次いで劉琮を下し江東に迫るが、赤壁の戦いで孫権、劉備の連合軍に敗れ、全土統一の機會を逃す。
翻譯:被許劭評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討伐黃巾時活躍、在董卓掌權時籌劃反董卓聯盟。之后,平定兗州并收服了青州兵,在許昌恭迎獻帝后掌握大權,先后擊敗呂布、袁術、并在官渡擊敗袁紹統一河北。之后南下迫使劉琮投降,在赤壁敗于孫權、劉備聯軍,錯失了統一的機會。
郭嘉
か く か
字:
奉孝
ほうこう170年~207年
程昱の推挙で曹操に仕え、自身は劉曄を推挙する。劉備が曹操を頼った時、荀彧と程昱が劉備を斬るように進言したのに対し、劉備を斬ると人心を失うと諭した。官渡の戦いの前、曹操には袁紹に勝つ十の勝因があると説き、袁紹よりも呂布の討伐戦を優先させた。その後も孫策の早世を予言し、袁家の滅亡も正確に見抜くが、袁尚討伐戦の途中に病に倒れた
翻譯:經程昱推薦出仕曹操,并推薦了劉曄、劉備依附曹操時,荀彧和程昱均進言將劉備處斬,但郭嘉提出反對意見,認為若斬劉備將失人心。官渡之戰前,提說曹操與袁紹的十勝十敗之說,認為應在討伐袁紹前討伐呂布。之后對孫策的早逝,袁家的滅亡都有準確的判斷,但在討伐袁尚的征戰中病故。
司馬懿
し ば い
字:
仲達
ちゅうたつ179年~251年
荊州の関羽が襄陽を攻撃した際、孫権と同盟して関羽を攻める策を獻じた。曹丕の信任を受け、曹叡の代には雍州と涼州の軍事を統括。諸葛亮と馬謖の計略で謀反を疑われ、一度は職を解かれるが、諸葛亮が北伐を始めると復職。以後、諸葛亮が五丈原で陣沒するまで、蜀軍を防ぎきった。
翻譯:在關羽進攻荊州的時候,提出與孫權聯盟共抗關羽的策略。受曹丕、曹叡兩代信任,總督雍涼兩州軍事。受諸葛亮與馬謖計策所害,一度被解職,但在諸葛亮北伐時復出。之后,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仍繼續負責對蜀軍防務。
蜀國
劉備
りゅうび
字:
玄徳
げんとく161年~223年
漢の中山靖王・劉勝の子孫。桃園の誓いで関羽、張飛と義兄弟となり、黃巾賊や董卓の討伐戦で活躍。徐州牧・陶謙から請われ地位を譲り受けるが、呂布に奪われ曹操を頼った。獻帝から皇叔の呼び名を賜り、曹操暗殺計畫に參畫するも露見。袁紹や劉表を頼って落ち延びた。三顧の禮で諸葛亮を迎えた後は、荊州益州を支配する一大勢力圏を築く。
翻譯:中山靖王·劉勝的后裔。在桃園結義中與關羽、張飛結為義兄弟、活躍于黃巾之戰。受徐州牧·陶謙邀請受讓徐州、被呂布奪走之后依賴于曹操。之后受獻帝賜皇叔之名,參加了衣帶詔討伐曹操但敗露。之后先后投奔過袁紹、劉表。依靠三顧之禮請出諸葛亮后,構筑了橫貫荊州益州的強盛勢力版圖。
関羽
か ん う
字:
雲長
うんちょう162年~219年
劉備の義弟。張飛の義兄。桃園の誓いで劉備、張飛と義兄弟となり、董卓討伐戦で華雄を討って名を上げた。劉備が曹操に敗れた時、劉備の妻を守って曹操に降伏。袁紹軍の顔良と文醜を斬って曹操への義理を果たすと、5関6將を突破して劉備の下へ帰參した。
翻譯:劉備的義弟,張飛的義兄。在桃園結義中與劉備、張飛結為義兄弟、并在討伐董卓時因斬殺華雄而成名。劉備在徐州敗于曹操之時,為保護劉備之妻而投降曹操。在斬殺了袁紹軍的顏良文丑之后報答了曹操恩情,過五關斬六將復歸于劉備麾下。
諸葛亮
しょかつりょう
字:
孔明
こうめい181年~234年
幼い頃、叔父の諸葛玄の庇護を受けて育ち、後に司馬徽の門に入って「伏龍」と呼ばれる。劉備に三顧の禮で招かれると、孫権軍を動かし、赤壁の戦いで曹操軍を破った。自らの天下三分の計に従い、劉備に荊州南部と益州を制覇させて蜀を建國させる。
翻譯:幼時在叔父諸葛玄的保護下長大,之后入司馬徽門下進學,被稱為[臥龍]。后受劉備三顧之禮而出山,說服孫權,在赤壁大破曹操。之后按照自己的三分天下之計,將荊州南部與益州攻略,構筑了蜀國。
吳國
孫権
そんけん
字:
仲謀
ちゅうぼう182年~252年
若くして兄・孫策の後を継ぎ、江東を支配。208年、父の仇だった黃祖を討ち、劉備と結んで赤壁の戦いで曹操を撃退。以後、合肥[ガッピ]で曹操軍と戦うが、荊州を巡り劉備との対立が表面化。今度は曹操と結んで劉備の義弟・関羽を討ち、関羽の復讐戦を挑んできた劉備も夷陵の戦いで大破して荊州を支配した。
翻譯:在兄長孫策去世后統領江東。208年討伐有殺父之仇的黃祖,并和劉備聯盟擊退于赤壁擊退了曹操。之后在合肥與曹操頻繁交戰,也在荊州歸屬權上和劉備愈發對立。之后與曹操聯合討伐了劉備義弟關羽,并在夷陵之戰中大敗為關羽復仇的劉備,進而確立了荊州的支配權。
周瑜
しゅうゆ
字:
公瑾
こうきん175年~210年
孫策の義兄弟。妻は小喬。孫策の江東進出戦に協力。孫策は死の間際、孫権に國外の事は周瑜と謀るよう遺言する。孫策の死後は孫権に仕え、魯粛を推挙した。曹操が江東に侵攻すると、劉備軍と結んで抗戦するよう主張。大都督となって孫権軍を率い、赤壁の戦いで曹操軍を大破する。
翻譯:孫策的義兄弟,妻子為小喬。協助孫策平定了江東。在孫策臨死之時,囑托孫權“外事不決問周瑜”。孫策死后輔佐孫權,推薦魯肅出仕。曹操進攻江東之際,力主聯合劉備共同抗戰。受孫權任命出任大都督,在赤壁之戰中大破曹軍。
孫尚香
そんしょうこう?年~222年
孫権の異母妹。武勇に優れ、「弓腰姫[キュウヨウキ]」とも。209年、劉備を呉に囲い込むための策略で、劉備と結婚させられる。しかし、本人も母の呉國太も劉備を気に入り、劉備が荊州に帰還する際は付き従って、劉備を捕らえようとする呉將を退けた。
翻譯:孫權的異母妹妹,人稱[弓腰姬]。209年劉備明知周瑜之美人計而入吳,但是孫尚香乃至吳國太都很喜歡劉備,進而真正與劉備結為夫妻。在劉備返回荊州之際,出面將前來捉拿劉備的吳將喝退。
他國
董卓
とうたく
字:
仲穎
ちゅうえい?年~192年
事実上、後漢を滅ぼし、群雄割拠の時代を招いた梟雄。黃巾討伐では戦果なく、十常侍に賄賂を贈って地位を保つ。涼州で軍勢を整え、何進が宦官を一掃するために諸侯を召集した際に上洛。何進暗殺、十常侍壊滅の混亂の中で少帝を保護。最強の豪傑・呂布を従え、少帝を廃立するなど権勢を欲しいままにする。王允の連環の計で貂蟬を巡って呂布と対立し、呂布に討たれた。
翻譯:從實際上滅亡了東漢漢并開啟群雄割據時代的梟雄。在黃巾之亂中戰果不佳,依靠賄賂十常侍而保住了地位。在涼州整軍,受何進之邀進京,在何進被暗殺,十常侍被消滅的混亂局勢中擁立了少帝。之后收服了最強的武將·呂布,并廢少帝改立陳留王,權勢及欲望均非常強。之后因王允的連環計而與呂布反目,最終被呂布殺害。
呂布
りょふ
字:
奉先
ほうせん?年~198年
「人中の呂布、馬中の赤兎」と稱され、無類の強さを誇った。王允の連環の計にはまり、貂蟬を巡って董卓を殺すが、李傕らに都を奪われる。袁術、袁紹らを頼って各地を放浪し、曹操が東征中に空けていた兗州を強奪。曹操に追われると、今度は保護を受けた劉備から徐州を奪った。しかし、最期は曹操と劉備の連合軍に下邳で包囲され、配下の侯成らに裏切られて処刑された。
翻譯:被稱為[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最強武將,因王允之連環計,為了貂蟬而殺害董卓,但被李傕大敗逃出了長安。先后依附袁術、袁紹并在各地流浪,最終奪取了因曹操東征而空虛的兗州。但之后被曹操所敗,又奪取了之前保護他的劉備的徐州。最后被曹操劉備聯軍圍困在下邳,因屬下侯成的背叛而兵敗身死。
貂蟬
ちょうせん
176年~?年
後漢の司徒・王允に仕える歌姫。歌舞に優れる美女。16歳の時、王允が畫策する「連環の計」に協力。董卓と呂布の前で歌舞を披露して両者の心を奪う。董卓の屋敷に連れ込まれるが、呂布に董卓殺害をうながし、ついに呂布に董卓を討たせた。
翻譯:東漢司徒王允的舞女,是一位善歌善舞的美女。在十六歲是協助王允施展連環計。成功依靠歌舞奪取了董卓與呂布的心,之后進入董卓的府內,引起呂布的殺心,并最終討伐了董卓。
袁術
えんじゅつ
字:公路
?年~199年
袁紹の従弟。四世三公の名門。何進に重用され、何進が宦官に暗殺されると袁紹と共に宦官を虐殺した。董卓が臺頭すると南陽に逃れ、反董卓連合に參加。後に淮南に移り、孫策から譲られた玉璽を擁して皇帝を自稱。悪政で民心を失い、袁紹を頼って北上するところを劉備に攻められ、吐血して死んだ。
翻譯:袁紹之弟,出于四世三公的名門。受何進重用,因何進被宦官殺害而入宮屠殺大量宦官。董卓崛起之后出逃到南陽并參加反董卓聯盟。之后將根基轉移到淮陽,收孫策進獻之玉璽進而稱帝。因暴政而盡失民心,在依附袁紹北上的路中被劉備攻擊,吐血而死。
祝融
しゅくゆう
?年~?年
南蠻王・孟獲の妻。古代南方の火神・祝融の末裔。飛刀の名手。諸葛亮の南征で度々夫が捕らえられたため、業を煮やして出陣。蜀の張嶷と馬忠を一騎討ちで捕らえるが、魏延と趙雲に敗れ、逆に捕らえられる。夫と同様に諸葛亮に降伏しようとせず、この時は張嶷、馬忠との人質交換で孟獲のもとに返された。孟獲が七度捕らえられ諸葛亮に心服すると、夫と共に降伏した。
翻譯:南蠻王孟獲之妻,相傳為火神祝融的后裔。善使飛刀,諸葛亮南征數次捕獲孟獲之后開始出陣。在單挑中擊敗蜀將張嶷、馬忠并將其捕獲,但被魏延及趙云所敗并被俘。之后作為人質與張嶷、馬忠進行交換。當孟獲因七擒七縱而心服之時,與夫君一同歸順。
袁紹
えんしょう
字:
本初
ほんしょ?年~202年
袁術の従兄。四世三公の名門。曹操の友人。何進に重用され、何進が宦官に暗殺されると宦官を虐殺した。董卓が実権を握ると渤海に逃れ、曹操の呼びかけに応じて反董卓連合の盟主となる。連合解散後、同じく連合に參加していた韓馥から冀州を奪い、公孫瓚を倒して河北を支配。最大の勢力を得るが、官渡の戦いで曹操に大敗。復権を期した倉亭の戦いでも敗北し、後継者を定めぬまま病死した。
翻譯:袁術之兄,出自四世三公之名門。曹操的友人,受何進重用,因何進被宦官殺害而入宮屠殺大量宦官。董卓崛起之后出逃到渤海并參加曹操發起的反董卓聯盟并出任盟主。聯合軍解散后,奪取了同為聯盟軍一員的韓馥所有的冀州,之后更打倒公孫瓚支配河北全境。以最大勢力的身份卻在官渡之戰中被曹操擊敗。之后又在倉亭之戰中再次敗北,還沒有決定后繼者就去世了。
先前我們還看過了不少官方的截圖,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一組非官方截圖。這些截圖主要展示了各國的勢力范圍,地形城池的畫面等。
在東京電玩展2011(以下,TGS)上閃電式發表的《三國志12》。如今已逾三月,游戲內容亦逐漸明晰。從已公開的情報中,登場武將的能力、都市城池數、即時制戰斗的表現,使諸多愛好者對《三國志12》有著與以往系列不同的想象。
那么就讓本作的開發制作人北見健先生,通過在平板電腦上實際操作的畫面,來對游戲進行一些了解。
■在平板電腦上流暢運行《三國志12》,試行與錯誤之重復,開發出乎意料且難以進展?
4Gamer:今天還請多關照。雖在TGS已見過不少內容,但以目前進度來說,處于何種狀態呢。
北見健(以下,北見氏):總算超過了50%吧。不過進展依然很困難呢。格局雖已成形,但數值方面的計算尚在調整之中,故而需在大致范圍中進行內容修正及改善。這也是作為模擬類游戲的重要過程,如果進行經常有“進展不下去了么?”的想法的話是很危險的。
4Gamer:從以前公開的情報中,或者目前看到的畫面,感覺用戶界面和以前一樣確立,而處在平衡性調整環節了。
北見氏:不,并非如此。雖然與以往固有設置那樣,用戶界面有著一定程度的確立,但本次還需考慮對應觸摸操作的部分。在此環節有著非同尋常的試行與錯誤次數,目前尚在修正調整階段。
4Gamer:固有設置及觸摸操作方面,與以往有不同之處么?
北見氏:雖然與“點”的概念非常相近,但實際還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說,固有設置有游標存在,而觸摸操作則不存在游標,這是兩者的不同點。MouseOver(特定場所中滑鼠游標在移動時實行的處理)需要的過程,在觸摸操作中則不用。
4Gamer:哦,原來如此。也就是說像游標那樣放至選項上時,幫助欄提示也不會出現。這就是在觸摸操作時進行狀況了。
北見氏:是的。一般也不會意識到這點,不過滑鼠的游標在與圖標重合時所出現的提示,確實很方便。對于這方面,我想在觸摸操作時也會有所體會。
4Gamer:為了對應平板電腦,可謂有著意料外的困難呢。順便問下,運行《三國志12》所需硬件配置是什么?
北見氏:雖然最終硬件需求尚在調整中,不過硬件配置方面大可放心,我想要求方面會盡可能低一些。或許話說的有點過,能夠玩“空當接龍”的電腦,看起來也可以玩《三國志12》(笑)。
稍之前的PC,內存一般是1GB左右,CPU由于低電力的因素,時鐘頻率數通常都很勉強,但Atom系我想也可運行。所以說,即便不是最新的PC我想也可暢快進行游戲。
4Gamer:畫面究竟能有多大也是我所想的問題。特別是出于平板電腦的考慮,我想了解畫面大小的底限是多少。
北見氏:根據機種最小尺寸也會有所不同。一般是1024×600或是1024×576。
4Gamer:原來如此,感覺是筆記本電腦特有分辨率呢。那么,《三國志12》包括筆記本電腦在內,用平板電腦也能夠運行的理由究竟是什么呢?
北見氏:事實上,起初就是以平板電腦為前提的。近年來《信長之野望》系列與《三國志》系列的PC作品,由于3D表現手段,如果要全力展現畫面的話,就得相應提升電腦配置。而且,不安裝新驅動的話,還會有出現運行問題。
為了解決這一情況,就要勸導用戶進行對應驅動的下載。而對于習慣了電腦進行簡單工作的用戶來說,我想未必會去這樣操作。
4Gamer:確實如此。也有買了電腦僅僅是為了進行簡單工作的人呢。而對于驅動更新方面,比如說集成芯片組的場合,也會有無法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北見氏:是的,對于這種電腦了解不多的人,即便是買了游戲說不定也玩不了呢。所以才會考慮不以臺式電腦作為硬件規格的標準。
當然,雖說用臺式電腦玩的人也有很多,但是想用筆記本電腦或是舊電腦玩的人也不少。考慮到各處收集到的呼聲,才決定制作出筆記本電腦或是平板電腦都能運行的作品。
同時,在之前的環節中也有所預見,觸控界面成為今后主流的可能性十分之高,故而考慮觸摸操作也可運行的平板電腦這一平臺。
■大幅影響戰況之新要素“秘策”,并非取勝之必殺技?
4Gamer:這次,關于《三國志12》所想了解的內容,是之前提到的要素之一“秘策”。從游戲截圖中看到,無論是內政環節還是戰斗環節都有“秘策”圖標的存在,給人一種在任何場面都可使用的印象,那么實際有著何種功能呢?
北見氏:“秘策”作為本作一大特色系統,簡單來說就是“在勢力中實施有較大效果保持的策略”。在三國志中,以“赤壁之戰”、“官渡之戰”為首的多數大逆轉戰役。作為將此情景再現而在本作中導入的要素。雖然秘策需要通過勢力的開發后取得,且在實施時作為消費單位。但其效果非常之大,比如有“自勢力鄰接城市一定期間無法出擊”的策略。
4Gamer:那么秘策使用后,是不是給予指定勢力以較大打擊這樣的形式呢?
北見氏:不,并非使用后必定一擊逆轉,也非給予對手兵力的直接傷害。這樣一來用秘策打擊后取勝不就變得沒什么樂趣了么(笑)。
4Gamer:說的是呢(笑)。也就是說使用后未必就會對自己有利咯?
北見氏:這就要看秘策使用的時機了。在對自己有利的形勢/時機使用秘策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說,在周圍勢力沒有進攻動向的階段,使用出擊不可的秘策也會變得毫無意義。
4Gamer:換言之,如果對手有所動向,而自勢力準備尚未就緒之時使用秘策的話,就能有整頓軍備的時間了。
北見氏:也可考慮在此期間與其他勢力結盟,那么形勢也會發生較大改變。或者說一定期間,兵糧的收入也會有著較大提升。可以在進行連續作戰的場合有效確保兵糧的供給。不過,“秘策”的開發需要一定時間,所以在使用之前需要有所準備。
4Gamer:“秘策”的內容,會依開發的武將而產生變化么?
北見氏:“誰來開發”與“開發什么”是必要條件,秘策會有條件存在,當具備條件時,武將或是勢力不論誰都可以進行開發及使用。
秘策有用于內政的戰略用秘策和戰斗用秘策。舉一個戰斗用秘策的例子,本作的戰斗有著視野要素,在無法探索到敵軍的部分會以暗表示,而也會有清除視野界限的秘策存在。
4Gamer:內政用秘策也好,戰斗用秘策也罷,任何一種都可進行間接的支援,有種RPG中BUFF與DEBUFF的印象呢。
北見氏:與此印象相近。
4Gamer:這樣一來的話,就能有利于戰略的進行呢。順便一提,又會有看不到視野的秘策存在吧?
北見氏:雖說是有這樣的安排,不過對于CPU對手來說,即便是有看不到視野的效果也意義不大,故而取消了此打算(笑)。
※ 譯注:這句話的意思是指視野只不過是用來限制玩家的,而CPU對手實則不存在視野一說。可參考三國志10的戰場氣候中的大霧要素。
■箱庭般都市可供自由發展,設施與武將相結合乃是都市發展之要點
4Gamer:接下來,請介紹一下關于游戲系統相關的內容。首先,本作的地圖會有著何種感受呢。在《三國志11》中,中國全土是以一張地圖來展現的。
北見氏:這張就是主畫面了。觸摸(點擊)都市后,就會出現都市畫面。
4Gamer:哦,這個就是主畫面了。
北見氏:在選擇后,各地圖劃分出的系統好處是,情報將得到整理。從中國全土所見自勢力的配置,各都市的狀態,戰斗地圖等各種情報都將得到整理。雖然是在一張大地圖進行且無需切換,不過由于地圖情報量之多,都市樣貌與戰斗等并非能夠都出現于此之上。所以說,本作采取了游戲時可輕松整理情報這一形式。
《三國志》系列的游戲目的,畢竟是完成中華統一。為此部署戰略,針對各都市做出對策,是作為需要考慮的大事,這也是該系統所要突出之處。當然,本次由于對應平板電腦,故而便利進行游戲也是該系統設定的一個側面。
4Gamer:從畫面上看,感覺回到了過去的“三國志”呢。在TGS的采訪中,曾提到過“與四代相近”,當然也包含從畫面設計上的感覺。不管如何,我想會有種都市回合制的“三代”或“四代”的印象。
北見氏:單從這個系統看,或許會有確實回到過去的說法。不過,在TGS時所說的“與四代相近”,其實是指內政方面。不過,在“四代”中各命令有著對應的“擔當官”,而本作卻沒有擔當官。比如說農場,本作只要配置一次武將在此,只要該配置不撤出,則會持續保持收入。
以往的系列中,會發生每回合同一武將進行開發工作的情況。本作將對此進行改善,為使游戲進行能夠有著良好的節奏,才會制作這樣有武將配置的系統。
4Gamer:像農場這樣的設施,由于配置武將的不同,其收入也會出現變化么?
北見氏:效果將會得到提高。武將有著各式各樣的特技,擁有該設施中所適宜的特技,將會使效果有相應提升。當然,基本還是以政治力來決定對應收入的變化,所以還是要有著附加的考慮。也就是說,考慮由誰配置在設施中的也是其樂趣所在。
4Gamer:反之,如果不配置武將的場合會怎樣?
北見氏:在過去的作品中,后方都市即便放任不管也會有著一定的收入,而本作如果不配置武將的話,收入將會大幅衰減。也就是說,比起以往人員集中于前線的戰略來說,將導入更真實化的人員配置的戰略形態。
4Gamer:雖然出于平板電腦的考慮而使系統有所簡化,但仍需斟酌再三,這也是自開發初期就預定這一系統了吧。
北見氏:嗯,這一部分,從最初就在考慮。本作作為戰略級SLG,要排除多余的日常操作,并以享受更好戰略樂趣作為游戲焦點考慮,故而選擇了這一系統。
4Gamer:明白了。那么轉回之前地圖的話題,在都市中可供建設之設施規模也會有所不同吧。
北見氏:都市的規模也有各異。在都市情報畫面中“最大”的數值,就代表該都市可供建設設施的最大數。比如說洛陽,作為中國的中心大都市,其設施最大數也會較多,而北部或南部邊境的都市的設施最大數則會較少。同時,當小沛作為農業都市時,其農場的兵糧收入也會增多,除了設施數以外都市本身也會有著特征存在。也就是說,作為農業都市的小沛自然少不了農場的建設,并可確立剩下的設施空地以增加資金收入的設施為中心的戰略。
4Gamer:原來都市是有特征的。根據各式各樣的都市特征靈活進行開發工作會事半功倍。
北見氏:沒有特征的都市也是有的,我想這些也可以進行靈活地運用。
■憑直覺進行即時制戰斗,若使用戰法與秘策,亦能扭轉不利局面
4Gamer:接下來請介紹一下關于戰斗方面的內容。瞬間的感覺就是與前作發生巨大轉變。
北見氏:確實不止一張地圖那么大了。首先是戰斗開始前的流程,是在戰略面的出擊回合終了后,進入戰斗面。此時將從軍議畫面,選取所擁有的“秘策”。
4Gamer:本作既然是即時制戰斗,那么武將朝敵方部分的進軍也是自動的么?
北見氏:自軍武將將根據玩家做出的指示決定行動。選擇武將后在地圖上觸摸(點擊)揚起的旗幟,并根據直覺朝指向進軍這樣簡單的形式。
在戰斗地圖上占領陣營的話,就會加快“指揮點數”的提升速度。在使用各武將設定的“戰法”時則需用到指揮點數。與之前的“特技”有所區別的是,根據戰斗該武將所擁有的戰法也會充滿個性。而由于有槍兵/騎兵/弓兵的“兵種”存在,在戰斗時派誰出戰,將不再單純由武將的能力來決定。
4Gamer:我想也會有對即時制戰斗不擅長的玩家,那么也可進行所謂的CPU戰斗委任吧。
北見氏:問得好。戰斗也可委任。委任的話,將根據AI計算進行自動戰斗。根據戰況發動戰法,看準時機使用秘策,當然玩家也可以中途做出指示。不習慣即時制戰斗的人,也可以試試起初用這個形式進行游戲。
■在網絡可與全國三國志玩家對戰!2012年的封測亦頗受期待!
4Gamer:在TGS的采訪中,網絡要素還是個“秘密”。我想還未了解到關于這個的一些消息呢。
北見氏:事實上,還開發了僅用于網絡對戰部分的客戶端。這樣便能在網絡對戰中享受《三國志12》享受的樂趣。在《三國志12》做出企劃的階段,就有著針對網絡對戰向的話題。不過呢,由于該系列是以自勢力完成中華統一為目的,所以單機版是作為基本。只是在戰略與奪城部分對應網絡對戰也說不過去。為此才下決心進行這方面的開發。
4Gamer:也就是說,鑒于《三國志12》的網絡要素,將另有一個沒有內政/戰略部分而強化戰斗的網絡對戰版《三國志12》,是這個意思么?
北見氏:是的。雖說這個網絡對戰的《三國志12》會包含在游戲包內,但未購買游戲包也可以通過下載形式取得客戶端。網絡對戰版將不會有戰略部分。只有即時制戰斗的部分,大約10分鐘左右既能結束戰斗,屬于一種輕松快捷的游戲形式。
4Gamer:真是出乎意料呢。客戶端可以通過下載獲得,這樣一來即使只有網絡對戰版也可以進行游戲了。比如說,《三國志12》也未必需要存檔了。
北見氏:嗯,本篇的存檔不會對對戰版造成任何影響。由于可以通過網絡對戰享受樂趣,我想可以把《三國志12》當成另外一個游戲。此外,網絡對戰版的玩家存檔將保存在服務器上。
4Gamer:這樣的話,就是網絡游戲了呢。那么,可供使用的武將與地圖將做如何處理呢。
北見氏:可以從自勢力中選出6人出擊。初次游戲時將會提供一些武將。而在對戰后將隨機獲得武將,反復如此就會增加可供使用的武將。
戰斗地圖也將提供多張。基本以點對稱的配置形式,根據對戰雙方的條件進行平均調整。戰斗規則與《三國志12》本篇相同。
4Gamer:那么武將的選擇與勢力沒有關系吧?
北見氏:是的。與史實不同,“孔融帳下有趙云”或是“劉備營中有張遼”,可以享受假想三國志的樂趣。雖然會限定所用勢力,但也可進行多種自由編制組合。
4Gamer:我比較在意的是,武將能力較高的話,就會比較有利吧。
北見氏:雖說能力較高的話就有一定程度的好處,但能力與戰法的結合我想更為重要。
4Gamer:也就是說網絡對戰版也可使用“秘策”了?
北見氏:嗯,可以使用。
4Gamer:既沒有內政,也沒有開發環節。那么秘策是在戰斗前自由選擇的形式出現,還是說在通過對戰中積累點數后購得的形式出現呢?
北見氏:可在戰斗前自由選擇。不過,最初并不能使用所有的秘策,預定是通過對戰逐漸增加可使用的秘策。
4Gamer:原來如此。那么,網絡對戰版的服務形態又是如何呢。客戶端可以通過下載的話,即便是內容包銷售完的情況,也可以有著其他方式來解決了吧。
北見氏:與基本游戲免費道具收費制相近的形態。當然,客戶端也會預定提供免費下載。
4Gamer:網絡對戰版會進行玩家參與性質的測試吧。那么在此之前,也將決定《三國志12》的發售日期了吧。
北見氏:《三國志12》本體發售,將預定在2012年春季。網絡對戰版也會有預定安排。
4Gamer:原來如此。那么請重新告知網絡對戰版的日程安排。
北見氏:網絡對戰版的封測規模與日期還在調整之中。不過,既然是預定春季發售,我想也不會太遲。
4Gamer:明白了。那么,最后請向4Gamer的讀者說幾句話。
北見氏:為使《三國志12》能擁有范圍更廣的玩家,故根據PC的硬件規格及游戲內容本身進行開發。無論是一直玩到前作的玩家,還是剛剛接觸《三國志》系列的玩家,我想都可以馬上投入到游戲的樂趣之中。雖然今后在制作上仍將朝終點沖刺,但在完成之際請務必玩一下看看。
不管怎么說,系列有著較多作品,特別是不斷加入數值與項目等要素的戰略SLG,也會較容易出現復雜奇怪的系統。如果一開始就無法理解看到的內容,那么即便是擁有經驗的玩家也會放棄。
《三國志12》,雖說會有一種回歸舊作的初步印象,但也是為了能夠快速適應游戲所選擇的結果。另一方面,加導入了正統進化的新要素,確實可作為序數標記的最新作。
同時,2012年預定實施的網絡對戰版封測,可以有機會提早接觸到限于戰斗的《三國志12》系統。今后會在官方網站與4Gamer公布測試預定日期及后續報道,無論是熱衷三國志系列愛好者,還是對本作感興趣的人,都請關注今后的情報。
上一個: 《亞瑟王2》前瞻 何去何從全在一念之間
下一個: 《堡壘》成績喜人 但暫無開發2代的計劃
瀏覽量:02013-10-23
瀏覽量:02013-10-16
瀏覽量:02013-09-27
瀏覽量:02012-03-06
瀏覽量:02012-03-06
瀏覽量:02012-03-04